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|当空虚和无聊袭来,我们的精神该何处安放?
核心书摘
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系统的解释了我们为何会消费,消费能够带了什么样的满足,新时代暴增的购物欲是如何产生的。消费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地词汇,它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,但消费社会的产生则在近代,近代思想开化,政治逐渐向民主化演变,贵族阶级的特权瓦解,越来越多的商品涌入平民市场,这才推进了消费社会的建立。
最初,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与服务,获得物质和体验方面的满足;而随着消费社会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追求刺激与优越而消费,这也造成了过多的冲动消费与强制消费。而游戏时代的到来也为消费者的角色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关于作者
郑也夫,出生于北京,毕业于丹佛大学,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。
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。郑也夫先生以其独特的态度,对待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。
著有《代价论》《信任论》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、《知识分子研究》、《阅读生物学札记》、《神似祖先》、《吾国教育病理》、《文明是副产品》等。
本书鲜知
学什么?后物欲时代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追求
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中说,真正能使我们获得长久精神愉悦的,是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,能让生活艺术化的活动,比如诗歌、音乐、美术、写作等。这些东西我们越学习,投入的精力越多,越能发现它们的博大精深,越能开发我们的精神世界,帮我们摆脱“物欲”带来的空虚和无聊。
而且,这种精神愉悦,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的,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和快乐。在后物欲时代,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。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,人们将通过艺术,而不是物质,来寻求身份的识别。
你还会发现
· 消费社会的演变;
· 消费对幸福的影响;
· 游戏时代与消费。
一、消费社会的演变
首先,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:消费社会的演变。
1、什么是消费社会
郑也夫教授认为,要想清晰地了解消费社会的演变过程,首先要从它的基础概念入手。所以,我们就先谈谈“消费”这个词。
其实,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“消费”这个词,东汉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王符在他的著作《潜夫论·浮侈》中说:“此等之俦,既不助长农工女,无有益于世,而坐食嘉谷,消费白日,毁败成功。”
这句话的大意是说,奢侈品的生产白白浪费人力物力,对百姓来说毫无益处。从这段论述中,我们不难看出“消费”这个词至少在190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,它指的就是通过对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,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。
马克思说:“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,每天都要消费,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之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。”从马克思对“消费”的论述中,我们能够看到,消费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。
在马克思之后,法国社会学家让·鲍德里亚又说:“当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,而是为了满足被制造、刺激起来的欲望时,消费就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的主要特征。”
而当消费在一个社会中广泛出现,开始对社会生产起支配性影响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社会叫做消费社会。作者郑也夫认为,当代社会就是典型的消费社会。
那么为什么直到当代才出现消费社会?换句话说,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消费社会的出现呢?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先探讨一下为什么在古代,没有出现消费社会。
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紫色的衣物,但在几个世纪以前的欧洲,紫色的东西可是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用的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在当时,工业不发达,提取紫色非常困难,据说那时候紫色是从小海螺上提炼的,提炼一克紫色染料需要耗费10000只小海螺,而且这些海螺仅仅保留在地中海的提尔地区,比较稀少和珍贵。
所以那时候,紫色染料的价格几乎是黄金的三倍,也就是说,买一磅紫色的染料就必须消耗三磅的金子。
为了强化贵族的权威和独特性,伊丽莎白女王还曾下过一道禁令,禁令中明确指出,非皇室成员不得穿戴紫色服饰。所以说,在古代,消费权几乎是遭到双重封锁的,首先是平民买不起那个东西,第二是不许平民享有那个东西。第二重封锁以第一重封锁为基础,因为如果那件东西太普及,权利上的封杀就无法执行,消费权遭到封锁,自然无法衍生出消费社会。那么是什么因素让我们进入消费社会的呢?
答案就是工业化的迅猛发展。简单来说,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,机器发明、能源利用与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;而工业化的本质是迅速复制,这就使得普通百姓不但拥有了生产权,同时还有了消费权。
比如说《清明上河图》这种国宝级的绘画作品,搁到过去只能是皇宫贵族们才能看到的,而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大量复制这样的名画。普通百姓也完全可以买得起廉价的复制品,来满足自己欣赏艺术的需求。
从此,消费不再是贵族们的特权,而是作为经济民主的一个标志,大范围出现在日常生活中。
二、消费和幸福的关系
到这里,我们已经了解了消费社会的概念,以及消费社会是如何形成的,接下来,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消费和幸福之间的关系。
1、收入越多,幸福就越多吗?
在消费社会中,人们普遍认为消费能够使人幸福快乐,于是,很多人开始成为“月光族”和“剁手党”,甚至有的人一遇到烦心事,就开始逛街买东西,好像生活中的一切不快都可以用消费来解决。那么,消费真的会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吗?
收入是消费的前提,而收入水平的高低,又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,如果说消费能让人幸福快乐,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收入越高,人们的幸福快乐感就越强呢?
事实恰恰相反。有社会学研究表明,收入和人的幸福快乐感并不是正相关关系,具体来说,在人们收入水平不高的时候,随着收入的提升,人们的温饱需求不断得到满足,幸福感也随之增加,但一旦达到温饱线,收入再怎么提高,人们的幸福感也不会再随之提升,甚至还有可能降低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作者郑也夫认为,在没有解决温饱需求以前,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的食物等物质资源,用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。在这一阶段中,物质需求的日益满足,必然会带来人们幸福感的不断增加。
然而,随着收入水平逐渐增加,一旦达到了温饱线,消费者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物质满足带来的舒适感,再往上提升就很难了。这就好比一个饥饿的人,吃一个馒头时能够解除饥饿感,吃两个馒头觉得刚刚好,再让他吃第三个馒头,他就会觉得有些撑,有些不舒服了。
而丰富的物质带来的过度饮食,往往还会导致肥胖症、高血糖、痛风等等所谓的“富贵病”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,这个因素也在阻碍着消费者对于幸福的感知。
所以说,收入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幸福感也绝对会提高。
2、生产力提高了,休闲时间就变多了吗?
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,按理说,效率提高,人们的休闲时间就会随之增加,但是现实却是,现代社会的工作时间不仅没比之前短,反而还更长了,人们的休闲时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剥夺。
为什么生产力提高之后,人们的休闲时间反倒少了呢?我们还是要从消费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我们都知道,生产效率的提升会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收益不断增加,也就是说,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目标。然而,商业的发展又会不断促使我们产生新的消费欲望,无论是物质过度消费的欲望,还是非物质的攀比炫耀。
所以,我们就不得不延长工时来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,最终陷入“提高生产效率-过度消费—延长工时”的恶性循环之中。
举一个例子:在20世纪以前,汽车还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商品,1908年,汽车大王亨利·福特最先察觉到了高产量、高工资与高消费之间的关系。
于是福特在汽车生产中,开始采用“泰勒制”的科学管理方法,让汽车成本大幅下降,推出了售价仅仅600美元的廉价汽车,还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卖给了工薪阶层。
不仅如此,福特还鼓励工人们延长工作时间,提高收入水平,以便购买属于自己的汽车。从此,汽车就走入了寻常百姓家,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。
在这里,福特的促销策略就是,鼓励消费者多工作、多消费、少休闲,从而不断地扩大销售市场收获更多利润。可是,对于消费者来说,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休闲时间,都被一辆汽车剥夺了。
有研究表明,当时的美国人每年为了买车、买汽油、买车险、修车而工作的时间有1800个小时,平均每天为汽车费用而工作的时间就是将近5个小时。也就是说,除去睡眠、吃饭等生理必要的10小时,每天有效时间的近三分之一都被汽车这一项消费所消耗了。
这还只是平均水平的状况,如果是平均线以下的消费者,也想模仿上层阶级,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,那他就得压缩睡眠、吃饭等时间来加班加点地工作。长此以往,这种为消费而消费的行为,一定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。
三、游戏时代的兴起
1、人类为什么会走向游戏时代?
作者郑也夫认为,没有一种社会形态是可以长期存在的,消费社会也不例外。
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物质资源的不断丰富,人们通过消费来获得满足感,逐渐会被视为荒诞和无意义的,因为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,通过占有资源来显示自己价值的方式已经过时了,凭借物质资源的多少来划分身份、地位差异的评判标准也逐渐走向没落。
所以郑也夫预言,消费社会已经开始衰落,未来的社会将是游戏主宰的时代,游戏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。
那么,这个预言到底有什么依据呢?郑也夫在书中说,游戏之所以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趋势,因为游戏和消费一样,迎合和满足了人类的本质需求。我们之前提到过,人类有三种需求:舒适、牛X和刺激。下面,我们就来说一说游戏和这三种需求的关系。
第一种需求是舒适,这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代,已经被充分满足了,所以我们不再多说。下面我们主要通过蹴鞠,就是古代的足球运动,来说明一下游戏和牛X、刺激这两种需求的关系。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蹴鞠这种游戏就已经在齐国一带广为流行了,“蹴”是用脚踢的意思,“鞠”就是用米糠做芯填充起来的皮球。据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记载,齐国“临淄甚富而实,其民无不吹竽鼓瑟、击筑弹琴、斗鸡走犬、六博蹴鞠。”这就是说,在齐国,蹴鞠游戏和鼓瑟、吹笙、斗鸡一样,在老百姓当中已经是很常见的娱乐活动了。
到了汉代,蹴鞠游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现代足球类似的组织性、竞争性和策略性都非常强的对抗型游戏。东汉学者李尤在《鞠成铭》中记载,在蹴鞠游戏中,双方各有12个人上场,比赛时设立裁判员,坚持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。游戏时,参与者都想办法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,获胜的一方会得到官方的嘉奖,表现突出的球员还会得到球迷的追捧。
整个蹴鞠游戏的过程,其实就是争夺、较量、突围的过程,参与者能够尝到获胜的成就感,而那些拥有娴熟技能和强大实力的玩家,同时还会获得群体的尊重和自我的实现,这就满足了人们想让自己变得更牛X的需求。
另一方面,游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的规则会随着时间而变。就拿蹴鞠来说,最初蹴鞠比赛是不用球门的,个人的表演性质更强一点,球员要进行控球,除了手以外,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接触球,最后谁的球先落地,谁就输。后来,才慢慢发展成了前面我们讲的类似足球比赛的游戏规则。
人类喜欢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,这是由基因决定的,因为在原始社会中,从已知边界向外逐步探索的人,才能得到更多的生存机会。而游戏,就是在基础规则不变的情况下,不断设置新的变化,让玩家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到新奇和刺激。
由此可见,游戏是能够充分满足人的牛X需求和刺激需求的,所以作者郑也夫才认为,满足了人类基本需求的游戏未来一定会占据主流地位。
2、游戏会产生哪些文化副产品?
游戏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时,还有很多有益的社会功能。
实际上,在中国古代,人们就非常重视游戏的社会功能,把游戏看成有益于身心的一种放松方式。比如,孔子在《论语·阳货》中就说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为之,犹贤乎已。”
这句话是说,每天吃饱了饭无所事事,不去用心思考问题,那就很难再有进步。下棋游戏的人虽然看上去是悠闲的,但因为也需要用心思考,所以比那些饱食终日的人还是强多了。你看,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明白,用心游戏也是有积极价值的。
总结
以上就是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,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消费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意识,当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之后,很快就陷入精神空虚之中。面对这个困境,《后物欲时代的来临》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药方:物质不再是满足炫耀和刺激的有效手段,游戏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。
就像美国哲学家伯尔纳德·舒兹在《游戏、生命与乌托邦》中所说:“正是游戏让我们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得以有事情可做。游戏并不是填充我们生命空隙的琐碎材料,事实上,游戏的作用远比这重要,游戏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线索。现在因为游戏而辛勤耕作,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出路。”
恭喜你和“今今乐道”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287本书,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。(编辑:越读者)
主要参考文献
1、孙晓骥.购物凶猛:20世纪中国消费史[M]北京:东方出版社,2019
2、[法]让·鲍德里亚.消费社会[M]张一兵等译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4
3、刘焱.儿童游戏通论[M]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2015
4、刘海辉.后物欲时代的来临:消费异化的哲学反思[D].西南政法大学,2015
5、刘文沃.游戏的社会功能研究[D].广州体育学院,2012
6、喻国明等.从网络游戏到功能游戏[J].青年记者,2018
相关书籍:
《小岛经济学》|关于鱼、渔网、存钱、借钱的故事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.
《从为什么开始》|吸引人们购买的,不是你是做什么的,而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